本文通過一個大型建設項目建設從投標開始,到施工中因不堪賠本而停工,由此引發一系列索賠及增加資金申請均得不到正確理解和起碼答復的案例,分析了施工企業虧損的癥結所在。
一、基本情況
(一)工程概況
1.基本概況:某學院基礎教學樓工程,總建筑面積49166.29平方米,建筑主體高度81米,主樓地上19層,地下2層,裙樓地上6層,地下2層,抗震設防烈度設為7度。
2.招標情況:委托招標代理公司向社會公開招標,招標時間2010年1月。承包方式包工包料。招標范圍:施工圖紙范圍內的內容。具體范圍及內容以工程量清單為準。計劃工期2010年4月到2011年11月,總工期不超過550日歷天數。要求施工總承包一級以及以上資質等級,開標時間2010年3月26日上午9點。
3.投標報價要求:工程量清單綜合單價報價形式。
4.項目價格情況:本項目投標時的最高限價為:95038500元;中標價:90194280元,也作為合同價;而本項目正常套用當地現行計價依據得出的造價是:99690368元。
5.合同開工時間:2010年5月18日;實際開工時間:2010年6月18日。
(二)編制依據:
1.2003年國家《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河北省工程量清單編制與計價規程(2007)》。
2.某建筑設計研究有限公司設計的該工程施工圖紙。
3.2008年河北省建設工程現行計價依據及與之相配套的費用標準。
4.2009年11月某市材料信息價格。(三)其他說明:略
(四)甲控項目及材料暫定價格部分見《甲控項目及材料暫定價格表》
二、項目分析
由于本工程施工時間是2010年6月至2011年底,此期間不但多數建材漲價的幅度非常大,而且施工中發包方又不按合同規定撥付工程進度款,再加上甲控材涵蓋面太廣、暫定價不合理等因素,這就加大了承包方的施工成本。具體原因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制度不完善造成承包方經濟利益損失
1.建設項目不按時開工給施工加大風險程度帶來的損失。如前所述,本工程招標時間是2010年1月,開標時間是2010年3月26日,合同開工日期為2010年5月18日,而實際開工時間是2010年6月18日,這個時間比投標報價時間晚3個月,比合同開工時間晚了1個月,比招標時間晚了半年,而施工工期要求是550天。多數施工單位都無法預測兩年間的價格走勢。
2.施工過程中進度款不到位和市場變化給施工單位增加經濟壓力。在工程進展的同時,隨著市場變化有些材料供貨商要求與施工單位重新簽訂供貨合同,否則就停止供貨的現象屢有發生。如,為確保工程進度,承包方不得不與商品混凝土供貨商重新簽訂供貨合同,造成利潤損失692229元。實際商混價格上漲給承包方帶來的損失是1270689元??鄢贤瑮l件的5%(458771元),最后使用商品混凝土一項就給承包方帶來1504147元的利潤損失,占造價的1.67%。
3.甲供材直接造成施工企業無利潤施工。由于甲供材范圍不明確,造成發包方無限制地圈擴甲供材范圍,將施工單位的合理降價變成成倍的降價,造成隱形低于成本價中標,給施工單位造成無利潤施工。如,該工程最初按正常套用定額總造價是:99690368元(這應該屬于投標單位不知道的)
(1)投標時的最高限價:95038500元(發標時),造價下降4.89%。
(2)中標價:90194280元;表面看似投標合理降價為5.1%;
(3)甲供材和分包部分共計:36887944元,占最高限價38.81%;相當于又降價4.81%;而真正由施工單位經手的項目造價是53306336元。這就意味著,工程還沒有施工,能夠施工的范圍內總造價的利潤18.03%就已經“消失”了。
4.甲供材侵占施工企業管理費造成施工企業利潤的絕對下降。由于甲供材太多,占合同造價的40.9%,使得承包方在沒有材料采購機會的情況下,還要付出保管費、管理費、配合費、臨建費、措施費、卸車費、稅金等,這些支出迫使施工單位變相讓利,造成利潤絕對下降:2480682元,占造價的2.75%。
5.不合理的霸王條款直接影響施工企業的利潤
(1)合同條件簽訂范圍超出標準合同規定范圍,給施工方帶來額外的經濟損失。如,合同通用條款規定,對于分包項目的配合費內容不含腳手架費和垂直運輸費,施工需要另行計算。而施工合同約定配合費的項目中含腳手架費和垂直運輸費,這兩項共計38608元。占造價的0.04%。
(2)合同條件苛刻加大承包方的風險系數,承包方在施工過程中隨時面臨因市場變化而增加施工成本。如該項目合同規定材料調價風險系數為±5%,超出規范規定標準±3%,僅商品混凝土一項就給承包方增加風險183508元,占造價的0.2%。
(3)發包方將分包項目分包價低于暫定價發包,是發包方在爭搶承包方的利潤。
分包項目作為暫定價進入項目總造價,投標報價不允許降低,承包方在做投標報價時有一部分價格被固定。因此,在降低造價中標中表面降低一個,實際降低不止一個甚或會更多。當發包方將這部分項目降價包給承包方以外的其他人時,節省下來的這部分資金應該是承包方的合理利潤。由此看來發包方通過工程肢解搶奪了承包方的合理利潤。
如,僅消防噴淋、報警及相關配套項目暫定價為405萬元,而甲方自己分包價位336萬元,直接差價69萬元,占造價的0.77%。此外,還有通風、布線、裝飾架等228萬元,按前面的差價百分點計算,這幾項的差價約為39萬元,占造價的0.43%。
(二)人工市場波動因素
該工程招標之時,本地區的市場人工最高單價85元/工日,而到了工程施工高峰期的2011年4月,市場人工單價就高達120元/工日,如果按人工費占工程造價的18%計算,人工上漲因素相當于利潤損失7.42%。
(三)錯誤觀念引起施工費用差。
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項目確定規模后,設計費、招標代理費、監理費、造價咨詢費等,除去施工以外的所有取費基數都是項目確立價或者最高限價,該項目上述費用的基數為:項目確定價99690368元,最高限價95038500元,中標價90194280元。而承包方得到的實際工程造價是:90194280-36887944=53306336元。
(四)施工企業利用人工費的說辭掩蓋企業虧損的真實情況。
對于發包方而言爭議案件最多的,就是承包方在工程竣工結算時感到虧損很大,要求發包方超出合同范圍給予補償。很多施工企業明知道虧損的因素有很多,但最后都愿將虧損的罪名歸結為人工費。究其原因:1.中標價在最高限價下浮的幅度屬于總造價下浮,結果實際施工材料價格隨行就市,一分錢也不能降下來,這虧損無處彌補;
2.機械費中大型機械多數屬于市場租賃,而其中的中小型機械多數跟隨人工承包一起算賬,其成本核算不在一個賬面上,但支出卻在人工費中發生;
3.由于定額人工單價與市場人工單價從其組價成分上有很大區別,定額的社會屬性造成了價格差異的表面現象,給施工企業虧損提供了“口柄”;
4.由于人工費屬于活的勞動體,是經過勞動產生的價值,具備了不均衡性和彈性。因此,它與材料費和機械費有著本質的區別。
三、對應策略
(一)相對突出的問題
1.甲供材、暫估價的范圍應有所限制。通過前面的情況分析得知,暫估價、甲供材等其實質就是為工程“變相肢解”披上合理的外衣。
2.暫估價是造成項目“三超”的根源。由于設計不完善會出現大量變更,不但造成施工浪費和工期緊張,同時也不能保證工程質量;無法做出準確預算給項目投資超概算提供了理由,因而造成追加資金過大、結算超概算過多。
3.為掩蓋發包肢解工程的事實,甲方分包現場要求總承包方參加(但是沒有發言權),這在事實上歪曲了分包的含義。這種現象極為普遍,影響了《建筑法》的嚴肅性,形成實質上的肢解工程,剝奪了總承包的合法利潤。
4.市場對施工企業監管不力,門檻過低造成市場混亂、施工隊伍良莠不齊、無序競爭使高資質企業無法生存、靠賣資質維持企業生存的嚴重后果。
5.主管部門對市場監管不力,沒有完善的獎懲制度。“制度不明確、執行不嚴格、監督不到位、檢查走過場、生存靠人情”的怪現象,在目前普遍存在。
6.建筑市場無法控制發包方,使其“法內無人管,法外管不著。”
(二)亟待完善的制度
1.加強對發包方的監管。記得上世紀80年代初期尚實行“預付款”,90年代還有“不許施工單位墊資施工”的規定。隨著建筑市場的逐步開放,這些規定早已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了?!督ㄖā芬幎?,“發包方應當按合同約定按時撥付進度款,”各省市也有地方細則。通過對10多個施工企業調查發現,100%的發包方拖欠工程進度款,有些拖欠甚至是跨年度的,與工程竣工結算合并拖欠的,拖欠的方式五花八門。對此,多數施工企業往往是“無可奈何”。
2.修改相關規定,嚴控發包方對工程進行“甲供材(甲控材)”、“暫估價”的范圍,或取消“甲供材(甲控材)”、“暫估價”。甲控材造成的危害有:(1)給工程腐敗提供溫床;(2)大企業吃不飽,中小企業相互掛靠,為追求利潤而不遵守社會規則;(3)擾亂正常的市場秩序,成為抬高建材市場價格的直接“推手”;(4)直接影響社會經濟問題。
3.嚴格執行總承包制度??偝邪剖菄H最為優選的一種承包形式,其優點很多。在國內,對施工企業來講:主要有①工程總承包制促使承包企業在技術、管理和科學發展等方面的提高;②增強企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進而促進整個建筑業的健康發展;③更便于行業管理。
4.對工程招標編制工程量清單的準確性制定偏差標準;嚴肅使用預算定額的方法以確保定額的完整性;嚴禁隨意降低定額造價以使定額造價反映工程的真實造價。
5.盡快完善預算定額的消耗量,縮小定額與市場之差,為市場提供一個“合理的、完善的、實用的”“工具”,使其在建筑業發展乃至整個經濟運行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以上是筆者從10多個調研過的工程項目中選取的一個案例,這一案例所呈現的施工企業虧損因素及其比例,在調研的10多個工程項目中很有代表性。但由于個人水平所限,難免存在一些見識上的錯誤,望各位同仁從科學發展觀的角度給予指正。